发布日期:2019-08-15 浏览人数:1221
济南千佛山景区国槐衰退原因分析及综合复壮方案
李雪* 周晶
(济南千佛山风景名胜区管理中心 济南 250000)
摘要:本文以千佛山风景名胜区国槐为调查目标,对景区内国槐衰退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立地条件差及气候因素是导致千佛山景区山体国槐衰退的主要因素,病虫害为害是导致部分国槐衰弱甚至死亡的直接因素,外界环境污染及国槐营养失调等因素是国槐加快老化的促进因素。针对分析结果,提出应该从改善国槐生长环境、加强养护管理、病虫害防治三个方面着手,对景区内国槐进行综合复壮。
关键词:风景园林学,国槐,衰退原因,综合复壮
国槐树形高大,喜光,耐阴,能适应较冷气候,对土壤要求不严,抗风抗旱,能适应多种不良条件,寿命较长,因此是北方公园、风景名胜区、公路两侧、住宅区常见的配置树种。国槐是千佛山景区内的三大树种之一,其中4株已被列为古树名木,是珍贵的历史文化及旅游资源[1]。根据统计,2015年至2016年,约有30%出现长势衰弱,主要表现为发芽迟缓,叶片稀疏,枯死枝增多,很多植株出现半枯半荣的生长状态(图1,图2)。国槐衰退严重影响了景区的景观效果,针对这一现象,我们根据千佛山不同立地条件,分析国槐不同的衰退原因,并提出相应的综合复壮方案,建立千佛山国槐养护年历,以期为千佛山及其他山体公园的国槐养护管理及综合复壮提供参考。
1、千佛山景区内国槐现状及衰退原因分析
1.1 立地条件差,土壤密实
近年来,受景区内道路、广场等基础建设的影响,四周坚硬的树穴成为国槐根系生长的制约因素。随着国槐树龄的增大,树冠逐渐扩大,需要更多的水分养分,而树穴四周的路面硬化和千佛山作为山体公园自身的地下岩石层严重阻碍了国槐根系的生长,大量根系只能向表层扩展,造成根系分布较浅,大大降低了国槐的抗逆性,容易遭受低温冻害以及水涝干旱的胁迫。
景区内的硬化铺装及密集的人为活动,造成了国槐树穴内的土壤板结,板结的土壤含氧量大大降低,且阻碍了土壤气体和大气的交换,根系有氧呼吸受到影响,二氧化碳的积累抑制了好气细菌的活动,而有利于厌氧菌的繁殖,从而产生有机酸和还原物等多种有毒物质,使树木根系中毒[2]。同时,土壤板结直接造成排水不良导致积水,引起树木根系腐烂,致使长势逐渐衰弱甚至死亡,束庆龙等的调查结果表明,随土壤容重的增加,国槐病害加重,其平均感病指数为68.4%[3]。
1.2 养护管理难度大
千佛山景区内的山体区域如历山院等地栽植的国槐,立地条件较差,给景区工作人员的日常养护管理造成了很大难度,基本处于自然生长状态,而千佛山景区作为山体公园,土层较薄且贫瘠,随着国槐树龄的增加,国槐的长势衰退情况日益显著。
1.3 极寒天气影响
2016年1月23至24日,济南出现极寒天气,极端低温达到-21.8℃,打破了56年来的低温记录,且千佛山地势较高,环境更为恶劣,多种园林植物均造受不同程度的冻害。国槐虽能适应北方较冷的气候,但依然受到了该次极寒天气的影响,根据千佛山景区绿化工作人员的调查,位于景区主台阶路及广场孤植的植株,或栽植于向风口处的植株受冻害影响较大,主要表现为翌年春季萌芽期推迟,萌芽率降低;而成片种植、栽植于背风口处的植株受冻害影响较小;另外,在极寒天气来临前,景区工作人员对古树名木唐槐进行了缠绕无纺布进行保温,因而几乎未受极寒天气影响,长势较好。
1.4 病虫害危害
由于国槐长势衰弱,抗病虫害能力降低,加重了病虫害的发展与为害,一些防治难度较大的病虫害如蛀干害虫、腐烂病、国槐尺蠖等常常会导致国槐衰弱甚至整株死亡。根据景区管理人员对千佛山病虫害情况的调查发现,2016年国槐星天牛、木蠹蛾等蛀干害虫较往年发生严重,是加快国槐树势衰弱的重要因素。
1.5 外界环境污染严重
外界环境如融雪剂污染、空气扬尘较多等是造成国槐长势衰退的原因之一。首先,千佛山风景名胜区作为山体公园,地势较高,冬季除雪难度较大,尤其是主台阶路两侧,而该区域正是国槐栽植数量较多的区域之一。冬季使用含盐度高的融雪剂,一些保洁员将含有融雪剂的雪堆积在道路、广场两侧的树穴中,致使树穴内土壤的含盐量较高。融雪剂中的盐分在土壤中降解的最长时间可达15年,会使土壤“盐渍化”,造成生理性干旱[4]。其次,大气中的扬尘覆盖叶片,影响了植株的光合作用,是国槐树势衰退原因之一。
1.6 营养失调
国槐树势较弱,常出现多花多果的现象[4],消耗了树体大量的营养成分,造成树体营养不良,严重影响其生长量,造成树叶稀疏,叶片发黄,加快了的国槐的老化速度。同时,由于国槐花絮趋味性,致使大量槐蚜等聚集繁殖为害,槐蚜分泌的蜜露容易引起叶片煤污病,加重了国槐的衰退。因此,国槐多花多果等生理因素,是国槐树势衰退的促进因素。
综合以上几个方面,我们认为立地条件差及气候因素是导致千佛山景区山体国槐衰退的主要因素,病虫害为害是导致部分国槐衰弱甚至死亡的直接因素,环境污染及国槐营养失调等因素是国槐加快老化的促进因素。
2、综合复壮措施
根据以上对千佛山景区国槐衰退原因分析,我们认为,应从改善国槐生长环境、加强养护管理、病虫害防治三个方面着手,对景区内国槐进行综合复壮。
2.1改善国槐生长坏境
为改善国槐生长环境,适当扩大树穴,根据现场情况更换土壤,回填种植土,并掺入适量草炭土和有机肥。同时,为增加树穴内土壤透气情况,在树冠垂直投影范围内安装通气孔增加根系的气体交换。针对道路、广场等人为干扰较大的区域,安装树池篦子减少对植株根系的人为损害。袁学文等对北京行道树国槐的试验结果表明,更换土壤后种植的国槐比未更换土壤的国槐成活率明显提高,且仅仅增加根系通气孔的效果不如更换土壤的效果理想[5]。
2.2 加强绿化养护
2.2.1浇水施肥
在春秋季节,本着“不干不浇,浇则浇透”的原则进行抗旱浇水,同时进行春秋季施复合肥,对于树势较弱、生长状况较差以及养护管理难度较大的国槐,在生长季节,采用吊针的形式施用复壮液以增强树势。
2.2.2 加大修剪
对于树木栽植密度过大造成偏冠的植株,在秋冬季节加大修剪力度,平衡树势,并透光通风,大枝修剪后及时涂抹伤口愈合剂。对于枝干倾斜、伸展较长的植株,用钢架进行支撑,支撑部位加胶垫,对于生长不均衡的枝杈,按需要于树干适当部位用钢绳牵拉。
2.2.3 疏花疏果
花期采用喷施50mg/L萘乙酸加3000mg/L的西维因或200mg/L赤霉素等化学剂疏花疏果,或者人工采摘槐花或槐米,降低国槐的生殖生长,扩大营养生长,增强国槐树势而达到复壮的效果。
另外,冬季禁止将含有融雪剂的雪堆堆积在广场、道路两侧的国槐树穴中,对已经造成盐渍化的树穴土壤进行换土,定时清理树挂。
2.3 防治病虫害
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原则,根据植物病虫害的发生、发展规律做到治早治小,适时对植物病虫害进行防治,采用物理、化学、生物防治相结合的措施将病虫害消灭在萌芽状态,如在星天牛、木蠹蛾的成虫交配季节喷洒触杀型杀虫剂防治蛀干害虫,在国槐尺蠖的第一代幼虫期喷洒具有胃毒或触杀作用的杀虫剂等。
附件:
千佛山风景名胜区国槐养护管理年历
物候期 |
时间 |
管理措施 |
休眠期 |
12月~次年3月上旬 |
1、整形修剪,本着去弱留强的原则整理树形,疏剪掉过密枝、枯死枝、病虫枝等 2、防寒,清除枝干积雪,切忌在树穴中堆放含有融雪剂的雪。 |
萌芽期 |
3月中下旬 |
1、浇返青水,促使其返青扶壮,进入正常生长,返青水要浇透。 2、浇返青水的同时施肥,施肥方法是植物周围挖3~5个小坑或开沟,将肥料放入埋好,肥料种类可采用复合肥和有机肥。 |
展叶期 |
4月~6月 |
1、在春季干旱的情况下及时浇水,夏季浇水最好在早、晚进行,每次要浇透水,防止浇半截子水和表皮水。 2、进入营养生长阶段,可结合浇水或雨天施用氮肥。 3、5月中旬国槐尺蠖第一代出现,选用50%灭幼脲III号胶悬剂1000~2500倍液或10%氯氰菊酯乳油1500~2000倍液喷雾。 4、防治星天牛,其成虫飞翔力不强,受振动易落地,可于每年6月中旬于夜间在树干上捕杀产卵雌虫。或在树干上喷洒具有杀卵效果的杀虫剂如50%灭幼脲III号胶悬剂1000~2500倍液。 4、防治槐蚜,可选用40%乐果乳油1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 |
开花期 |
7月中旬~9月上旬 |
1、雨季及时排涝,防止长时间因积水造成死亡。 2、进入生殖生长阶段,适当疏花疏果。 3、7月上旬第二个生长季节来临,及时剪除干枯枝、病虫枝、交错枝、重叠枝等,使枝条分布均匀、节省养分、调节株势、控制徒长、接受光照、空气流通。 4、7、8月份防治第二、三代国槐尺蠖。 5、采用堵黄泥法,及时防治星天牛、木蠹蛾等蛀干害虫的幼虫,用注射器将敌敌畏原液注射进虫洞后,用黄泥堵严。 |
果熟期 |
9月中旬~10月 |
1、秋季适当减少浇水,控制植物生长,促进木质化,以利越冬。 2、防治蛀干害虫的幼虫。 3、防治秋季槐蚜。 |
落叶期 |
11月份 |
1、浇冻水,越冬水要浇透水,保证树木安全越冬。 2、秋季施肥,可以选用复合肥,最好施用有机肥。 3、修剪干枯枝、交错枝、重叠枝等。 4、冬季涂干,防止树木冻伤、日灼,并能有效防止病虫的侵害。 |
参考文献
[1] 周晶, 马小琳, 王珍华. 济南地区古树名木保护与复壮[J]. 园林科技, 2006(3):23-25, 34.
[2] 孙向阳. 土壤学.中国林业出版社.
[3] 束庆龙, 汪德玉, 吕大鹏, 郑红兵, 陈超燕, 段琳. 国槐衰退病因的研究[J]. 中国森林病虫, 2004,23(2):1~4.
[4] 谢天波, 李艳玲. 行道树国槐的复壮技术研究[J]. 中国园艺文摘, 2011(9):90-91.
[5] 袁学文, 张俊民, 李芳. 长安街行道树国槐长势衰退原因分析及综合治理技术[J]. 北京园林, 2006, 22(3):31-33.
地址:山东省泰安市龙潭路66号(山东省果树所院内)
邮编:271000 电话:0538-8261986
邮箱:sdyyxh8@163.com 网址:http://www.ssfhs.cn/
版权所有:山东园艺学会 技术支持:诺盾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