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9-08-15 浏览人数:801
基于地域特征的园林植物选用研究
李成 齐荃
(山东建筑大学 风景园林规划研究所,济南 250101 )
摘要:园林植物是城镇园林绿地建设的基础和保障,我国园林植物资源丰富,分布广阔,由于受立地条件和气候条件的影响,在一定区域内,大部分种类资源丰富而且分布相对集中,按照不同的区域类型,开展有关野生植物、原栽培植物以及引进植物资源的调查、评价及利用的研究,可以为区域内城镇绿化植物选择提供依据,进而提升城市绿地质量,促进海绵城市建设,改善生态环境品质。本文从区域内野生植物资源、栽培园林植物资源、引进园林植物资源和园林植物品种研发四个方面分别进行调查分析研究,以期为区域内园林植物的选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园林植物;地域性 调查评价 利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Based on th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garden plant selection research
LI Cheng Qi Qua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Planning Institute , Jinan 250101,China)
Abstract:Garden plant is the foundation of the urban landscape green space construction and security, botanical garden plant resources are rich in our country, broad distribution, due to the influence of site conditions and climate condition, in a certain area, most of the species resources and relatively concentrated distribution, according to different regional types, on wild plants, the original cultivated plants, and the introduction of plant resources investigation, evalu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research, can provide the basis for area city green plant selection, thereby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urban green space, promote the sponge of city construction,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is article from the wild plant resources in the area, botanical garden plant resources,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botanical garden plant resources and garden plant varieties development four aspects were investigated respectively, so as to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selection of garden plants in the area.
Key words:Garden plants; Survey and assessment using regional research
0 引言
园林植物是城市绿地建设的基础,城市绿地是城市基础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绿地的建设质量也逐渐成为衡量城市发展状况的重要性指标。城市绿地对于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维持生态平衡至关重要,是城市经济发展与居民身心健康的基本保障条件。完整的绿地系统规划要具备显著的生态、景观和游憩的功能。大面积的城市绿地对调节城市的局部小气候、保持水土和地下水的蓄积有重要的作用[1]。在满足绿地功能的前提下,提高城市绿地面积,提升城市绿地建设质量对生态城市和海绵城市的建设起到保障作用。由于地理和气候环境的影响,园林植物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其丰富度与适生性是高标准城市绿地构成的关键,其独特的观赏性也是其主要的功能目标。
1.区域内野生植物资源的调查评价应用
我国是世界野生植物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原产我国的观赏植物达113科、523属、近20000种,常用花卉也有2000多种,如全世界共有800种杜鹃,我国就有600种,遗传多样性十分突出[2];野生园林植物资源,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其保护开发利用,我国近年也加强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如山东在园林植物花卉业发展战略研究中,以山东区域气候差异为基础,以地貌为标志,结合野生植物的特性,将山东省的野生植物划分为四个分布区域,即胶东半岛丘陵区、鲁中南山地丘陵区、鲁西南平原湖区和鲁西北盐生植物区,进行区域保护,开展植物种质资源的收集、评价分类和开发利用,通过引种驯化和杂交育种,使许多野生植物进入城镇园林绿地,进入家庭,进入花店,并培育出一批优良的新品种[3]。我国丰富的野生植物种质资源,为我国园林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保障,在开展植物种质资源的收集、评价分类和科学开发利用同时,严格禁止对野生植物资源的掠夺性采用,打击乱采滥挖野生植物,防止资源的流失。
我国区域内野生植物资源的利用与开发虽取得一定的成果,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尚存在一定差距,如分布于我国川、滇、藏的黄牡丹和大花牡丹等野生牡丹是举世公认的宝贵花卉资源,我国至今尚未系统利用,而美国、法国等西方国家早在本世纪初即已引种,并广泛用作杂交亲本培育出了许多著名品种,专业化的苗圃每年提供大量商品株销往世界各国[4]。我国要汲取西方发达国家优良的经验,开展相关的调查评价工作,以期取得较多的研究成果,使我国丰富的种质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
2.区域内栽培园林植物资源的调查规划研究
城镇园林植物的选择,是决定当地绿地生态景观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一方面,城镇绿化可以缓解热岛效应,调节城市小气候、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对城市的发展至关重要;另一方面,城镇园林绿化又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园林绿地中,植物的种类繁多,其姿态、色彩、气味等特色都不尽相同,季相变化也会形成绿地不同的风姿妙趣,少了植物形成的软质景观,城镇中的硬质景观也会缺少生机。此外,因乔木树种生长周期长,如果前期树种选择不当,到后期出现问题时,就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5]。
所以,进行园林植物规划时,多运用具有明显适应性和经济性的乡土树种,乡土树种对本土的气候和土壤有着良好的适应性,具有易成活、抗性强等特点,充分挖掘和筛选本区域现有的优良植物品种,可以使园林绿化建设工作少走弯路,避免盲目性,可以有效地保证园林绿化工作的发展和水平的提高。
2.1调查的方法和内容
区域内栽培园林植物的选择和规划要本着实事求是、认真慎重的态度进行。在进行前期现状树种调查时,要认真、仔细调查城市绿化所应用植物的种类、习性、生长状况等。同时由于古树名木大都是本地生长年限悠久,历经千百年的自然选择而遗留下来的树种,对它们也应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对了解本地植物的生长特性有着较大的作用,积极主动访问当地年长的群众,了解本地树种的栽培历史,力求从多方面、多角度了解本地树种生长史,为植物选择和规划提供依据。力求做到植物的选择与规划既能满足城镇园林绿化的多功能要求,同时又能符合适地适树、因地制宜的原则,充分体现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发挥出最佳的综合效益[6]。
2.2 评价分类及应用
通过调查分析研究,对区域内栽培园林植物进行评价和分类:
1、基调树种:能体现区域地方特色并在全区绿化中普遍栽植的主要树种。
2、骨干树种:区域性和不同类型绿地的主要栽植树种,在城市绿化中起骨干作用,根据不同树种特性类型分别选择。落叶阔叶乔木、常绿针叶树种、落叶阔叶灌木、常绿灌木、藤本植物等。
3、一般树种:通过引种驯化以及其他方式繁殖的园林植物材料,通过一定时期的栽培试验,可以进行一般性栽培种植的树种。
4、地被植物:主要指以覆盖地面为主要目的,充分体现其生态特性和观赏特性的园林植物材料。根据其特性和需要进行区域内分级,选择应用。
3.区域内引进园林植物的筛选与保护应用
3.1区域内引进园林植物的筛选应用
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镇的绿化美化已成为城市建设的必要举措,此外,追求城市绿化的高水平和上档次也已成为各大城市竞相效尤的风尚。而我们园林植物新品种的研究开发力度还远远不够,培育植物的新品种需要大量技术、资金、劳力、资源和时间的投入,新品种的研发特别是木本植物的培育周期是很长的。积极引进新优园林植物,尤其是优良的色叶乔木、花灌木、宿根、球根园艺品种和观赏果树等,此类植物材料可以增加城市绿地的色彩季相变化和生态景观,丰富园林植物材料的多样性。
引种驯化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引进新品种时,尽量引进正规科研单位和行业主管部门审定、推广的品种,要多引进适应范围广、抗性强、景观效果好的品种,适当引进有驯化潜力、适应小气候环境的边缘树种,对不适应当地的生态环境,其形态特征、生长特性与当地树种相似的不能引进。从国外引进的园林植物新品种,要遵循引种驯化规律,选择与本区域同纬度地区的植物品种,提高引种的成功率[7]。
对于引进的园林植物新品种,要进行区域试验,选择栽培形状和表现特征优良的品种,列入区域一般树种,再进一步进行品种试验和选择,进而才能推广使用。并系统了解它们的生态习性及环境适应性,根据树种的特性和城市绿地的生态环境,因地制宜的进行园林植物的筛选应用。
3.2 重视对引进新品种的知识产权保护
以前,很多国外公司没有在中国申请新品种知识产权的保护,由于植物新品种的可控性较差,容易被他人通过各种手段获取,根据不申请、不受理的原则,对外国新品种保护有限。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在第三国受到保护的品种在中国将自动受到保护,我国政府也逐渐制定了相关植物新品种保护的法律法规,对终极产品的保护力度自然加大。1978年,中国正式加入了《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开始受理国际中新品种的申请问题,保护力度进一步加强[8]。
如果不解决好引进品种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忽视国外园林植物培育商的利益,将损坏我们在国际市场的形象地位,挫伤育种者的积极性,进而对购买高档优质的园林植物品种产生影响,最终必将影响到我国园林植物产业的外向型发展水平。
4.区域内园林植物研究发展重点
4.1 建立园林植物新品种研究开发体系
建立新品种研发体系,其核心是建立高效的运作机制。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重于基础性繁育技术研究,应用性研究和科技开发可主要由企业承担。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与企业既要有明确分工、各有侧重,又要相互衔接、紧密结合。应以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为技术支撑,以各级花木科技示范园区为主要依托,重点开展新品种培育、野生品种驯化、国外新品种引进试验推广等工作,并承担种植的技术难题攻关、高新技术应用推广、新品种种植技术推广等工作,与此同时,要利用区域民营经济的优势,制定优惠政策,积极扶植发展民营研发机构。
4.2 提高园林植物新品种选育、繁殖技术
采用有效的良种繁育手段,完善育种工作技术体系,是不断研发出新品种的技术保障。要建立区域种质资源库,特别要做好对各种特异性状、性能变异基因的保存、收集,做好基础育种材料的积累;要注意传统的育种方法和现代生物技术方法的结合,在搞好传统选择育种、杂交育种的同时,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开展诱变育种技术、辐射育种技术、转基因技术乃至太空育种技术的研究,在高新技术水平上增强创新能力;要提高新品种繁殖技术,加强无性繁殖技术研究,除采用传统的种子繁殖外,还可采用组织培养技术、扦插繁殖技术、嫁接技术和压条繁殖等方法。
4.3完善园林植物品种的保护利用体系
4.3.1园林植物品种注册与资源保护
我国地方特色传统名优园林植物尤其花卉植物在世界上占有较大的比重,每个区域都占有一定的比例,如洛阳、菏泽的牡丹、济南平阴的玫瑰等,已形成较高的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创立了自己独特的生产技术和栽培方式,其产品的注册保护工作需要加强[9]。有些植物花卉研究开发和生产部门已经开始开展花木商标的注册工作,但多数地方还未意识到这一点。对通过市场开发后新形成的特色产品要及时进行商标注册;对研制培育的新品种在申请专利保护的同时,待形成一定的生产规模和经营效益后,也应及时进行商标注册。
建立种质资源保护库,对资源稀少、种质价值高、其它国家关注度大的品种予以重点保护。调动科研人员对种质资源开发的积极性,鼓励支持国外引种,有效的种质资源是社会和国家的发展之需,要全面的提升种质资源的利用水平。
4.3.2园林植物品种资源检疫保护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检疫条例》及《实施细则》,搞好园林植物资源的检疫工作,防止病虫害的交叉感染和传播扩散,确保园林植物生产的安全。严格执行《引进林木种子苗木及其它繁殖材料检疫审批和监管规定》,对引进林木种子、苗木及其它繁殖材料,包括果木、花卉、中药材、草籽,均需严格检疫审批,对引进材料必须进行隔离试种,经过严格的观察和监测,证明为或经处理成为无毒无病的繁殖材料后才可推广发展,以防外来有害生物的入侵,保护区域生态的安全。
参考文献:
[1]苏雪痕.植物造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4.
[2]刘燕主编.园林花卉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
[3]山东省果树研究所.山东果树志[M].山东: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4]肖 楠,陈建伟,樊宏弛,等.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及园林应用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5,43(8):195—199.
[5]陈汉斌.山东植物志[M].上卷 青岛:青岛出版社,1990.
[6]布凤琴,宋凤,臧德奎.300种常见园林树木识别图鉴[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4.
[7]荀守华,周建仁,黄发吉,等.刺槐属植物新品种DUS测试指南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3,35(2):135—140.
[8]张肖娟,孙振元.植物新品种保护与DUS测试的发展现状[J].林业科学研究, 2011,24(2):247—252.
[9]巩宁,赵莹.园林植物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现代园艺,2016(02):58
地址:山东省泰安市龙潭路66号(山东省果树所院内)
邮编:271000 电话:0538-8261986
邮箱:sdyyxh8@163.com 网址:http://www.ssfhs.cn/
版权所有:山东园艺学会 技术支持:诺盾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