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9-08-15 浏览人数:295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导言:我国是西甜瓜生产和消费大国,生产面积和产量占世界总量的45%以上,居第一位。山东省是西甜瓜生产大省,了解山东省西甜瓜生产现状和新技术应用情况有助于我国西甜瓜产业发展。
山东省是西甜瓜生产大省,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在全国名列前茅。西甜瓜生育期短,产量高,效益好,在农村种植业结构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根据近年来笔者在承担国家西甜瓜试验站工作中调查研究的结果,总结分析山东省西甜瓜生产现状和新技术应用情况。
1 西甜瓜生产现状
根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潍坊综合试验站的调查统计, 2014年山东省西瓜播种面积20.79万hm2,总产量1148.96万t,总收益252.1亿元;甜瓜播种面积4.7万hm2,总产量205.15万t,总收益95.61亿元(表1)。
表1 山东省2014年西甜瓜总播种面积和效益
改革开放以来,西甜瓜经过2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生产基地,如东明露地西瓜年种植面积达到2万~2.3万hm2,昌乐县大拱棚西瓜年播种面积稳定在15万hm2左右,莘县厚皮甜瓜种植面积在0.73万hm2以上,济宁俞屯镇、菏泽牡丹区薄皮甜瓜种植面积在2000 hm2以上。区域化、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管理,以及产业化经营,使这些种植基地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为延长西甜瓜产品的收获供应期,各地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种植习惯和市场需求,创造出了适合当地的主体栽培方式,如小拱棚栽培、大拱棚栽培、日光温室栽培等,利用这些保护设施,西甜瓜成功实现了周年生产。在西瓜生产上,除早春栽培外,全省还开展了秋延迟栽培、越夏栽培、秋冬栽培等。薄皮甜瓜生产主要有早春设施栽培和露地栽培;厚皮甜瓜生产则全部为设施栽培,主要有早春茬栽培和秋延迟茬栽培。
西甜瓜生产中,组装配套了优良品种、早春多层覆盖、嫁接育苗、科学施肥等十多项技术,使西甜瓜产量和质量水平不断提高。
山东省是全国发展设施栽培的最佳地区之一,设施栽培也是山东省西甜瓜生产的特色和重点。近十几年新发展的西甜瓜生产基地,绝大多数是设施栽培方式,加上管理精细,较露地栽培单产水平高,效益好。以中大拱棚为例,西瓜、甜瓜中大拱棚栽培的纯收入分别较露地栽培增加158.84%、81.23%(表2)。
2 山东省西甜瓜生产上新技术的应用
2.1 早熟栽培技术
山东西甜瓜产业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春季设施早熟栽培上。为使西甜瓜能提早成熟上市,各地创造出了许多早熟栽培技术。
昌乐大拱棚西瓜五膜一苫覆盖是典型的早熟栽培措施之一。多年来,昌乐不断改进早春西瓜种植技术,到目前,大拱棚西瓜已经由原来的双膜覆盖、三膜覆盖发展到五膜一苫覆盖栽培,即大拱棚用双膜覆盖(两膜之间相距10cm左右),大拱棚内再套宽3m和2m的小拱棚,小拱棚两膜一苫覆盖,再加上地膜覆盖。这样第一茬大拱棚西瓜的上市期提前到4月中、下旬。第一茬瓜收获后至6月下旬拉秧前,还可以留二茬瓜甚至三茬瓜,产量和产值都较原有的覆盖方式显著提高。多层覆盖技术已辐射到全国各地设施西瓜栽培区。
海阳日光温室嫁接与秸秆反应堆技术应用是实现网纹甜瓜提前上市的另一有效早熟栽培措施。在山东海阳市网纹甜瓜种植区,主栽品种是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育成的鲁厚甜1号,该品种的果实发育期在50天左右,一般日光温室春早熟栽培上市期在4月底至5月初。海阳瓜农利用嫁接技术提高甜瓜的耐低温能力,利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提高地温,两项技术的配合应用,使该品种采收期提前到3月下旬,提前30天左右上市,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
2.2 西甜瓜嫁接育苗技术
近十几年是山东省西甜瓜嫁接育苗技术发展和应用最快的时期。目前西瓜生产上近100%采取了嫁接栽培,甜瓜约10%采取了嫁接栽培。济南伟丽种苗有限公司、寿光新世纪种苗有限公司、济南三园种苗公司等单位,在西甜瓜嫁接育苗技术上,进行了大量技术研究和示范工作,并制定出了西甜瓜工厂化嫁接育苗技术规范,使嫁接育苗技术日趋完善,促进了西甜瓜种苗产业的健康发展。在嫁接砧木方面,筛选并推广应用了西瓜适宜砧木,如优砧100(圣尼斯种子有限公司)、强砧(先正达公司)、青研砧木1号(青岛农业科学研究院)、青农砧木1号(青岛农业大学)、野郎(湖南南乡)、全能铁甲(德州德高种苗)、壮士(台湾农友)等;甜瓜的适宜嫁接砧木有全能铁甲、青研砧木1号、掘金隆(东方正大)等。这些砧木在不影响果实风味品质的前提下,可以显著增强西甜瓜抗性,大幅度提高产量。
在嫁接方法上除采用传统的插接法、靠接法外,近年来示范推广了双断根嫁接技术,济南伟丽种苗有限公司2014年推广薄皮甜瓜双断根嫁接苗150万株,2015年仅春季就推广了400万株。双断根嫁接技术与普通插接技术比,嫁接苗愈合快、发棵早,育苗阶段明显降低了煤炭、肥、水、电等成本(表3)。
表3 不同嫁接方法嫁接成本比较
注:表中数据根据调查济南市三园种苗公司所整理,按500m2育苗温室(生产嫁接苗11万株)所用人工和能耗,插接速率为3000株·人-1,双断根嫁接速率为2200株·人-1。
2.3 整枝留瓜方式
西甜瓜分枝能力强,适宜的整枝留瓜可以保证植株茎叶合理分布,调节好植株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平衡,提高产量和效益。
2.3.1 厚皮甜瓜多次留瓜技术
厚皮甜瓜作为高档瓜果,相对于其他瓜菜对商品质量的要求更为严格,一般要控制植株上的留瓜数,但留瓜数减少后,必然影响产量。据笔者对鲁厚甜1号厚皮甜瓜品种试验,在留瓜数相同的情况下,通过分层二次留瓜,较一次性留瓜提高产量30%~40%,在莘县等厚皮甜瓜种植区该技术已普遍应用。
一次留瓜方式是利用植株主蔓第10~15节的子蔓或孙蔓保留1~2个瓜。多次留瓜则是在主蔓第12~15节进行第1次留瓜,然后在主蔓第22~25节进行第2次留瓜。这种留瓜方式的优点是,当第2次留瓜(在主蔓第22~25节上授粉)开始膨大时,则第1次在第12~15节所选留的瓜已基本膨大完毕(但尚未成熟),这就避免了两次留瓜之间的养分争夺,有利于产量和品质的提高。当第2次留瓜膨大基本结束,如果植株生长势仍较强时,可进行第3次甚至第4次留瓜。
2.3.2 薄皮甜瓜剪枝再生技术
在薄皮甜瓜栽培中,山东招远、莱西等地采取了剪枝再生的整枝留果方式。当地种植日本品种甜宝,日光温室或大拱棚爬地栽培,每667m2栽培2500~3300株。实现严格整枝,第1茬主蔓3片叶摘心,留两条子蔓,每株留4~6个瓜。第2茬在子蔓留2~3片叶剪掉,出芽后留两蔓,8~12片叶时留二茬瓜。生长后期随意留瓜,收获期直到7月底。当地甜瓜最早上市价格 15~30元·kg-1,最低10元·kg-1。一般每667m2产量3000~3500kg,收入5万~7万元。
2.3.3 西瓜多蔓整枝技术
在寒亭西瓜大拱棚爬地栽培中,部分瓜农改变了过去3蔓留1个瓜、2蔓留1个瓜的整枝方式,而是采取了5蔓留2个瓜的整枝留瓜方式。具体方法:在主蔓上留第1茬,每蔓留1个瓜,侧蔓不留瓜;在侧蔓上留第二茬瓜,二茬以后不论主蔓和副蔓,只要长势好的都可以留瓜。根据寒亭农业局以帅红玉西瓜进行不同整枝方式的试验(表4),这种整枝方式茎叶分布较合理,每667m2产量增加780kg,且节省了用种成本,减少了管理用工。
表4 不同整枝方式对西瓜生长发育的影响
2.4 土壤消毒技术
棚室连年种植西甜瓜后,连作障碍问题突出,尤其是土传病害日益加重,其中根结线虫病是棚室瓜菜上发生最为普遍同时又很难防治的一种病害。为解决瓜菜设施栽培中的连作障碍,山东省西甜瓜生产示范推广了土壤消毒技术。
昌乐大拱棚西瓜普遍采用阿维菌素土壤消毒技术。每平方米用1.8%阿维菌素乳油1mL,稀释1000倍后,用喷雾器对土壤喷雾,然后用钉耙混土,或定植时开沟(穴)浇灌阿维菌素1000倍液。基本可以控制根结线虫,使之不影响西瓜正常坐果和成熟。
寿光棚室甜瓜较为普遍地应用了威百亩土壤消毒方法。每平方米施用40%威百亩水剂17.5~35.0g(有效成分),在温室、大棚休闲期间,先整好地,然后盖好塑料膜,通过滴灌系统施药,根据土壤湿度,每平方米灌水量为20~40m3,盖膜4~6周后,于移栽前1周揭膜散气,整地移栽;也可开行距为15cm、深15cm的沟,按每667m2 兑水3~5L浇施,覆盖地膜,7天后揭膜,松土1~2次,再等7天后栽种甜瓜。防效可达60%~70%。
近5年来,在西甜瓜上开展了棉隆处理土壤的试验示范。将98%棉隆颗粒剂按每平方米20~30g用量均匀撒施到土壤表面,用耙子将其与土壤混合均匀,然后在土壤表面洒水,盖上塑料薄膜,4周后揭膜、散气、整地移栽。在昌乐西瓜上的试验表明,棉隆处理后的植株生长势增强,根系发达,茎粗,蔓较长,根结线虫为害的根瘤数明显减少(表5)。与目前常用的处理方法相比,棉隆处理的优点是对根结线虫杀灭彻底,防效可达100%,目前正在棚室瓜菜上推广应用。
2.5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是以作物秸秆为基础,添加菌种和疫苗发酵的技术。经过多年的示范推广,在潍坊寒亭西瓜上应用5000多亩,在海阳甜瓜上应用面积达到300多亩。该技术具有提高温度、增加二氧化碳浓度、提早成熟、增强抗性、提高产量等良好效果。在寒亭大拱棚初步试验结果显示,2~4月,20cm 土温增高4~6℃,气温提高1~2℃,二氧化碳浓度提高4~6倍,土杂肥、化肥用量减少60%,产量提高30%以上。植株表现缓苗快,开花期提前,易坐瓜,瓜大小均匀,成熟期提前,早上市5~10天,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1~2个百分点,二茬瓜数量比对照增加40%以上,深受广大瓜农欢迎。该项技术还减少了病害尤其是土传病害的发生,农药使用量降低60%(表6)。
2.6 甜瓜果实套袋技术
在设施甜瓜栽培中,棚室内温度高、湿度大,容易导致病虫害发生,通过药剂防治病虫害会对果实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蚜虫等害虫分泌物也会污染果实。据笔者多年的研究,甜瓜套袋后果皮光滑、细嫩,色泽好,果实的商品外观提高。因此,套袋甜瓜上市销售价格高,比不套袋的价格高0.4~0.6元·kg-1。果实套袋后阻隔了农药与果实的直接接触,使果实中的农药残留量降低。以金玉甜瓜喷施多菌灵试验结果表明,喷施20天后,套白纸袋和无色膜袋的果实中农药残留量分别比不套袋的降低了75%和30.43%(表7)。
目前在寿光、莘县等甜瓜主产区,套袋技术在光皮甜瓜应用较普遍。生产上宜选择双层纸袋,或塑料薄膜袋中的白色或无色薄膜袋、木浆纸袋、硫酸纸袋。套袋前先在袋底的两个边角处用剪子各剪开一个小口,防止袋内积水。套袋不宜过早,否则易损伤幼瓜,适宜套袋时期是当甜瓜长到鸡蛋大小时(胎毛脱落以后)。
2.7 轮作与间作套种
实行西甜瓜与其他作物轮作利于均衡利用土壤养分,有效防治病虫害,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调节土壤肥力,大大提高了单位面积效益。
东明西瓜露地栽培,采用的是小麦套种西瓜栽培模式。这种模式有30多年的历史,目前已占到全县西瓜种植面积的47%。该技术的特点是,春季小麦提前留出套种行,在小麦收获前栽种西瓜,待小麦收获时,西瓜已进入伸蔓期,小麦收割时留出高麦茬,西瓜秧蔓可在高麦茬上伸展,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因夏季降雨造成秧蔓腐烂。该种植模式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实现了西瓜的种植,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莘县大拱棚早春西瓜种植,普遍采用了套种菜豆的种植模式,全县年推广面积逾8万亩,比单纯种植西瓜效益提高67%。当地西瓜品种选用鲁青7号,可以提早上市、早拉秧,为菜豆生长提供较大生长空间,一般于11月下旬或12月上旬育苗,翌年2月上中旬开始定植;菜豆选用白籽品种长浪,3月上旬开始直播。拱棚西瓜一般在5月中旬开始采收,采摘结束后立即清除瓜秧,并进行划锄,促进菜豆生长。菜豆一般在5月下旬开始上市,7月上旬拔秧,每667m2产量2500 kg左右。该间套作方法为西甜瓜主产区充分利用栽培设施,实现种植效益最大化提供了成功模式。
潍县萝卜是国内闻名的名产蔬菜,集中产地在潍坊市寒亭区。为提高种植效益,当地瓜农将过去“早春大拱棚西瓜+夏秋玉米”的种植模式改为“早春大拱棚西瓜+秋延迟萝卜”种植模式,一般每667m2产西瓜4500 kg以上,收入13000~14000元;每667m2产成品萝卜6000个,收入9000元。目前该模式已在潍坊市寒亭区大面积推广。西瓜选用早春红玉、黑美人、小兰等品种,12月中下旬育苗,翌年2月上中旬定植,4月中下旬采收第1茬瓜,6月中下旬采收第2茬瓜。秋延迟萝卜于8月下旬~9月上旬种植,11月上旬至翌年1月下旬采收。
地址:山东省泰安市龙潭路66号(山东省果树所院内)
邮编:271000 电话:0538-8261986
邮箱:sdyyxh8@163.com 网址:http://www.ssfhs.cn/
版权所有:山东园艺学会 技术支持:诺盾网络